“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时下,这句话在健康养生领域非常流行。
不少人认为,出汗意味着给身体排毒,因此有必要让自己和需要被款待的朋友常常去健身房或桑拿房发汗排毒。
一出汗多不等于排毒多
汗液对身体的益处主要有滋润皮肤、调节体温、促进身体代谢;而出汗的坏处则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感冒、脱水等。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汗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源,且津液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汗液的形成与排泄是气血运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气血运行与心肺作用有关,所以汗液应与心肺两脏的功能有关。汗出得太多或许会伤及心阴,导致人白天无精打采、乏力、心慌等。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出汗多等于排毒多的说法不成立。
二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三过量出汗对健康有害
西医也不认同出汗等于排毒。
1)电解质紊乱:如果出汗过多,身体内水分流失过快,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很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
(2)感冒:汗液在出汗时不能及时擦拭,很容易导致感冒,这是由于人体毛孔处于敞开状态,受寒风的影响,容易患上凉感冒。
(3)脱水:出汗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快,因水分消耗过多,若不能及时补充,会造成新陈代谢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脱水。
所以汗水的排毒作用,实际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运动和汗蒸都要适量,过量出汗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健康有害。
四出汗过多可能暗示某种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出汗过多,可能暗示着机体存在某种问题。1.甲状腺功能亢进:怕热多汗是“甲亢”的典型症状之一,可伴有头发干枯、脱发、指甲变脆、消瘦等。如果经常在冬天或空调房里大汗淋漓,需要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会出现出汗量增多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头和背部等),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颤抖的表现。3.嗜络细胞瘤:大汗淋漓是嗜络细胞瘤的常见症状,偶尔也会持续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