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诊现场
此次活动以专家义诊、健康咨询、免测量费血压、发放宣传资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

▲骨科专家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

▲护士为群众测量血糖血压
活动中,大家对于骨质疏松等疾病相关知识充满兴趣,认真翻阅宣传资料。

▲志愿者为其讲解宣传册相关内容

▲专家科普知识讲堂
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不了解它!
在国际骨质疏松日之际,
让我们一起关注骨骼健康!

▲为乐平天湖医养服务中心老人播放骨质疏松宣教视频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沉默的杀手1该病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性别和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2由于早期一般没有症状而容易被人们忽略,往往等到发生骨折时,才惊觉已经罹患了严重骨松。3而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不但降低生活质量,而且髋部骨折后1年的死亡率高达27.1%,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4因此,骨质疏松症被医学专家形象地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01
疼痛(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
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
02
严重--身高变矮、驼背、脊柱变形、伸展受限等。
03
最严重后果:骨折常见部位有脊椎、髋部、前臂远端、上臂近端等。发生腰椎骨折后,有比较高的致瘫率和死亡率,引起髋部骨折亦有一定的死亡率,部分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
在骨质疏松的患者中,骨折的发病率为27.5%-32.6%。许多患者还会因骨折致残。
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最严重的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因此,若不尽早干预,骨质疏松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更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骨质疏松防治原则?
01
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
02
延缓骨量丢失;
03
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04
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以尽量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再次骨折为目标。
05
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小编温馨提示:了解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平时年纪大了缺少锻炼,钙质吸收减弱等都会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应该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搭配,一同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