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期间饮食提醒与选择
浏览次数:5036 发布时间:2015/2/12 8:06:02 |
|
一年一度春节将要来临, 在我们乐平主要街道上更是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远离家乡在外工作或学习的亲人回家了,主妇们忙于在商场超市采购食品,亲朋好友们多趁此机会在酒店或家中聚一聚, 相恋的情人也多选择在这期间举行婚庆酒宴。 大家在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更要注意食物的摄入, 要做到"三化"、“一少”及“二原则” 。 简单化:在食宴上少不了主食,包括米面杂粮豆薯类等。然而在节日里,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大了,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肉汤包、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一般来说,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春节餐桌上的菜肴丰盛,每样吃几口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入量不足,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 杂粮化:讲营养就要吃粗粮。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全部丢弃,反复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白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因为精加工而损失了营养素,则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及高粱等杂粮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及含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 白酒少喝别过量: 节日期间,餐桌上少不了酒水饮料。 “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相聚气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医学专家指出,饮酒应适量,防止因饮酒过量或饮烈性白酒引起血压增高、中风的危险,损害肝脏、肺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出血或穿孔等症。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脂肪肝的发生。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喝酒的时间也最好放在晚上为宜。因为中午时喝酒时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应尽量避免。 荤素合理搭配的原则: 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到荤素搭配,节日饭餐不能例外。特别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更要要荤素合理搭配,最好荤菜的量占1/3,素菜的量占2/3。如果觉得不够丰盛的话,也可以增加一些半荤半素的菜,但是纯素菜最好能占到1/3。 对于素菜的选择,应多选用抗氧化能力强、叶绿素含量高、高维生素C、高纤维素的蔬菜,如紫甘蓝、芥菜、菠菜等深色绿叶菜,还有青椒、西红柿、黄瓜、萝卜、薯类等。这类蔬菜有利于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加肠胃蠕动,将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毒性物质排出。肉类方面,建议选择鱼虾等水产品、鸡鸭等禽类、牛羊肉、蛋类等。专家表示,鱼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因为鱼富含蛋白质,且属于低脂肪食品,最好以清蒸为主,对老年人或是慢性病病人来说更是如此。 油盐宜少不宜多原则: 油盐摄入过量易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要特别注意用油量。而节日聚餐比较集中,因此在饮食上要刻意减少油盐。如果炖的鸡鸭鱼肉已足够量,建议不再做红烧类的菜肴,以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可以适量制作一些热拌和凉拌的素菜,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营养专家特别提醒,人体每天吸收的营养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食用油,因此,在烹饪时选择美味与健康兼顾的食用油尤为重要。如果菜肴较多,尤其是肉制品口味重,摄入的盐很容易过量,因此炒菜或拌菜要尽可能的清淡,以控制盐的总摄入量,并计算好一家人的菜量,避免摄入热量过多。(健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