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元宵节又要到了,舞狮子、猜灯迷、赏月看花灯、观社戏,还有不可缺少的吃汤圆。按照我国风俗习惯,整个正月都要休息吃喝热闹一番。因工作紧张劳累绷紧了一年的神经在这时得到放松,在这些日子慰劳自己和家人,享受亲情和友情之乐也是理之当然。 合家团圆,走亲访友,朋友聚会,都离不开吃吃喝喝。而年节期间一不小心,就会吃得血压或血糖升高消化不良,喝成脂肪肝胃出血;由于过度饮酒而身亡的例子时有发生,想来大家并不陌生。凡事均有二重性,乐极生悲,“福兮祸所伏”,任何事情超过限度,就会转向其反面,产生不良后果,原本高兴的事可就变成伤心了。 找其原因,多半是受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宴席自然要丰盛,鸡鸭鱼肉全摆满;为了显示主人高兴热情,酒决不能少,还要狠命地灌酒,白的黄的(啤酒)轮番上阵,“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躺倒才罢休” 。多数人这样一顿两顿还行,长长的正月下来,就会有人扛不住了:由于节假期间休息不足,情绪兴奋激动,饮食过量超量,如汤圆中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热量很高(四颗芝麻汤圆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的热量),饮食中脂肪、热量过高,很容易造成血脂、血压和血糖的上升,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作的不利后果。 营养健康的饮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传承传统习俗的同时,改善营养搭配,有效预防“节日病”,遵从科学而文明饮食礼仪,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圆与祥和的节日。饮食方面,下面这些做法值得提倡: 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多吃碱性食品,少食酸性食品,直接纠正酸性环境。含钠、钙、镁、钾的食物属碱性食物,如蔬菜(冬瓜、番茄、黄瓜、萝卜、茄子、菠菜、马铃薯)、水果(苹果、梨、桃、香蕉、草莓、梅子、李子、柿子、葡萄等)、豆类及豆制品、海带、牛奶、菌类、茶叶、咖啡等。人体对于食物营养的需求是有限的,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树立正确的养生理念。 要注意傍晚多散步,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搓麻将或打扑克或上网的时间不要过长。应该保持充足合理的睡眠,否则次日就会不精神而不利于健康。 据统计,内因在慢性病中所占的比例只有20%,而80%由外因造成。所谓外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烟、酗酒、暴食、上网熬夜以及赌博等等不良习俗。我们可以通过外因调控,即科学的生活方式来减少疾病。外因可概括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健康非常宝贵。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药物。最好的医生是我们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心态平和,均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锻炼,再做到不吸烟少喝酒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总而言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本来在平时就该做到的,而在节假期间更加需要我们注意防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