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乐平第二医… 8-28
五一小长假,这5个防… 4-30
乐平第二医院疼痛科… 9-11
乐平二院肿瘤学科介… 12-14
肾内科 12-14
神经内一科 12-14
神经内二科简介 12-16
医院新闻全站搜索
院务公开 院务通知
管理制度 人事信息
医院招标 行风建设
相关文件 执业查询
医院证件 价格公示
 
首 页—乐平天湖医院  
说说高血压┃10月8日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
浏览次数:3703   发布时间:2019/10/9 15:27:47

说说高血压┃10月8日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 

2019年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

那么你对高血压了解吗?

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定期测量血压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开展自测血压和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5.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怎样预防高血压?

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高血压怎么治疗?

1.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

2.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低至60mmHg者应谨慎降压。

3.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4.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管理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国家已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风险。

高血压常见问题答疑

1

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时,应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腿自然下垂,上臂置于桌上,肱动脉与心脏位置平齐。将血压计袖带紧缚于被测者上臂,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袖带的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3厘米左右。

将听诊器膜面置于肘窝部肱动脉搏动,匀速充气至听不到脉搏搏动后,再打高20—30mmHg。松开气球上的放气旋钮,使气囊匀速缓慢放气(下降速率2~3毫米汞柱/秒),水平注视汞柱凸面。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柯氏第一音)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最终消失时(柯氏消失音)汞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

测血压时,一般需重复测2次,取其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测量值相差大于5毫米汞柱,则再次进行测量,取3次平均值。重复测量血压时,应将气袖完全放气2~3分钟后再测。

2

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哪个好?

目前在医院仍多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这种测量是公认的血压测量金标准。但水银血压计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测量,而且汞污染问题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对于家庭血压测量,完全可以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建议用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血压计。

血压计认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国际标准、英国高血压学会(BHS)和 美国仪器协会(AAMI)标准,我国推荐使用ESH标准。

另外血压计需每半年校准一次。

3

测血压测左手好还是右手好

在测量血压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医院经常只测右手?两侧测量数值不一样怎么办?

对于首次测血压的患者,应该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的血压,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而且以后测量血压时应该取较高一侧进行测量。多数人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5-10毫米汞柱,所以诊室多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对于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肢测量。因偏瘫肢体血管可能不正常,以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如果连续3次测量发现左、右上至测量值收缩压相差大于20 mm Hg或舒张压相差大于10 mm Hg,应进一步评估及排除锁骨下动脉疾病(粥样硬化或炎症)、主动脉瓣上狭窄、主动脉缩窄、上臂血管有畸形、血管炎等动脉疾病的可能。

4

测量血压的“四定”

测量血压时,要做到1、定时间 2、定体位 3、定部位 4、定血压计。测量的数值才有参考意义。

5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怎么监测

初诊、血压未达标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取后2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参考的依据。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测1天,早、晚各1次。

测量最好选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

6

首次发现高血压要用药吗

首次发现血压高用药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去就诊,确定下高血压的性质(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同时需要做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评估病情,如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

首次发现高血压用药的时机:

对于年龄≥60岁者,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立即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初次发现血压升高,血压在150/100mmHg 以下,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1-3个月,如果血压能将至140/90mmHg以下,可以暂时不吃降压药物。

如果血压高于150/100mmHg,或者已经出现了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必须马上开始口服降压药物。

7

改善生活方式的降压作用

8

如何选择高血压药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有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B1受体阻滞剂、ɑ受体阻滞剂几大类,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选用降压药的第一原则是必须先把血压降下来,达不到目标值时降压药所谓的其他额外保护作用都无法实现。

一般原则上应该至少选一种长效制剂控制血压,每天只吃一次,血压不会忽高忽低,会使血压控制的比较平稳。在开始服药5天内,血压可能降得不明显,如果血压特别高,收缩压>180mmHg,可临时加用一粒其他短效制剂降压药。

根据血压高低、患者自身特点必要时可以小剂量联用其它类型降压药物。

9

降压目标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可再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对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收缩压目标值<140mmhg。

10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1、药物尚未充分起效。常用的很多降压药属于长效药物,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1~3周)才能充分起效。

2、不良生活方式没有变。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要吃降压药就行了,继续抽烟,高盐饮食,不注意控制肥胖、血糖等。其实高血压患者,不管是否吃药,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必须得,甚至有些人在体重控制下来后血压也可降至正常。

3、降压药物效能不足。一种降压药物一般可使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左右,如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 mmHg,需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小剂量联合用药比单纯加大药物剂量效果好。

4、服药不规律。有些人想起来吃一片降压药,血压高了多吃一片,不高就忘了吃,这种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还不如不吃。

11

血压平稳后降压药可以停吗

高血压患者95%需终身长期用药,仅5%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能根治,千万不要自己擅自减药或停药。

少数高血压患者在戒烟、控制住体重,改善饮食和作息后血压也可能降到正常,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降压药可逐步减量甚至停药。部分血压长期稳定或偏低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逐步缓慢减药,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长效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为止。

12

老年人高血压的管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自己的特点:

1、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大。

2、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4、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

13

老年人降压药遵循原则:

1、从小剂量开始,降压不宜过低过快。

2、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3、多需要联合用药。

4、根据老人的合并症及降压药特性个性化用药。


下一篇:乐平第二医院为百岁老人进行PVP手术
上一篇:秋冬眼睛更易“过劳死”,眼科医生:这3种人更须注意眼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