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缓慢性心律失常
浏览次数:4167 发布时间:2014/11/6 15:20:38 |
|
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心率低于60次/分、同时伴或不伴心率不齐即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原因 有的缓慢性心率与生理因素有关,如经长期耐力训练的运动员,心跳可比一般人慢;有的是某些药物治疗中所致,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时有可能会使心脏窦房结发出冲动受抑制而出现心率减慢,甚至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又如在治疗冠心病时,为减轻心肌耗氧量而使用抑制心跳的药物。人在睡眠时心率比清醒时慢,有时熟睡后可以低到40次∕分。以上是正常情况,异常时可见以下情况: 1、 当心脏窦房结有病变炎症时,心率会减慢。 2、 冠心病、心肌缺血、、供应窦房结营养(包括氧气)的血管狭窄、供血不足、下壁心肌梗死时可出现心率减慢。 3、 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心跳可减慢。 4、 心脏传导系统受损时可致心率减慢。 5、 其他一些情况如低温、脑内疾病致脑内压过高、高血钾、阻塞性黄疸、肠梗阻、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等均会引起缓慢性心率。 二、心动过缓的危害 1、有些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心率可以较慢,心排出量正常,在运动后心跳增快可满足身体需要,这种生理性心动过缓对身体无影响。 2、异常情况出现的心动过缓:有些心动过缓的患者可出现嗜睡、乏力、倦怠、工作能力下降、胸闷;严重者可因心脏长时间不跳动而引起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是心脏供血不足,心力衰竭:而大脑供血不足可致头晕、眼一过性发黑、短暂性意识丧失,严重的可引起晕厥、抽搐,甚至可危及生命。 老年人的心动过缓,心率在40~60次/分。如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不应认为是病理状态;如果心动过缓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应该进一步查排冠心病、心肌病。 三、需要治疗的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无明显不适,且随着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可增快者一般不需治疗。 由于炎症、心肌缺血或退行性改变导致窦房结功能严重障碍,出现如下情况时,需认真治疗。 1、 严重而持久的心动过缓,心率低于40次/分。 2、 窦性停博:窦房结在较长时间不发放冲动,心电图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电信号,通常超过2.5~3秒。 3、 窦房阻滞:窦房结发放的冲动不能传导到心房。 4、快缓综合症:表现为心率忽快忽慢,是窦房结功能异常所致,快时心率100~200次/分,慢时40次/分左右。 上述情况,没有特效治疗药物,需要安装起博器,如严重的心动过缓已经危及生命,可急行静滴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最可靠的急救方法是尽快静脉植入临时起博器;如果心动过缓不可逆转则可能需植入胸前皮下的永久性心脏起博器。 门诊/主任医师 樊仲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