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医学生的使命
浏览次数:3605 发布时间:2014/12/19 10:59:53 |
|
当今社会,医患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和谐。有的患者找医师看病时,并不怎么信任医师;而有些医师给患者看病的同时,也在处处提防。这样的社会医疗环境对于刚出校门不久的医学毕业生来说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部分人群和网民在面对医患纠纷时多是偏向患方,因为他们想到也会成为患者或曾有过是患者的经历,或是对当今社会不公的不满,从而使心中的那杆天平失衡。曾经报道的今年8月份,当湖南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在手术台上时,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院方责任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某些媒体大肆渲染的报道及一些网民不辨是非的谩骂。更有甚者,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院那名年轻有为医学研究生的生命被无辜杀害时,这些人却反而无理性地推波助澜、拍手称快.......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媒体、网民的极不负责行为,我们要谴责的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当今医患矛盾的更加激化。 是什么让人失去冷静的思考?是什么泯灭了人的良知?这些问题曾经困扰着我的内心。记得本院一次医患关系业务学习的时候,当谈到是什么原因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时,大部分医师确是多从患者、媒体身上找原因:什么患者医学知识的匮乏,患者花了钱觉得没治好后的发泄不满,媒体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等等。但也有医师找了我们医疗服务自身存在的问题。试想,当我们看到网上有人在谩骂医院或医务人员的时候,我们心中的天平是否也会失去平衡,从而失去冷静的思考?! 记得在校实习课给家兔做活体解剖手术时,我担任“麻醉师”,当时觉得很简单,按公斤体重给家兔肌注“速眠新”后,把家兔摆好体位再捆绑好就以为自己没什么事了。当老师问我观察记录兔子的呼吸没有时,我脸一片羞红,我的麻醉记录单上可还是一片空白......是啊!我并没有把家兔当做一个生命来对待,而只将它们看做我们学习的实验品。到轮到我当“主刀”要亲自动手了,术中才从家兔肌肉的收缩而感觉到生命的“悸动”,从中体会到一名医者在面对生命时的担当与责任。 救死扶伤,这不就是我们学医最初的愿望吗?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满怀抱负,不能因为牵涉到自身的问题而影响了公正的判断。我们应当通过改善自身的问题来缓和医患关系的紧张,在医疗服务中尽可能善待每一个患者,同时还要坚决抵制那些损害患者的行为,从而让我们的行业重新赢得患者的尊重,更让那些医闹分子无隙可乘。 医者,仁术也。我们只有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以“仁心”来施行“仁术”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条路任重而道远,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需要所有年轻医学生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改善今后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莫让天下无医-----这就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 医务科 倪祎程
|
|
|
|